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2023年提案办理进行时 > 详细内容

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⑫

发布日期:2023-12-29   
关于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
提案者:民进三门峡市总支部
李武强《关于以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切入点,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的提案》
张晓娟《关于加强我市居家养老互联互动建设的建议》
主办单位:
三门峡市民政局
 
提案理由
  居家养老是相对机构养老而言的,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而一些养老服务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
  面对形势发展,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已经成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和文化习俗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
 
  存在问题
  ●对居家养老认识上的不到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运行管理、协调、监督和服务等方面存在欠缺。目前我市很多社区配置了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但大多数都局限于场地、经费、人员等各种条件的约束,没有真正地起到为老年人服务的目的,有的仅仅是老年人打牌、看报的场所,老年人居家养老、医养康养更是难以实现。
  ●养老服务市场精准化程度不够,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现在的养老服务脱节和供需失调。老年人需要的服务,社区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提供不了。比如半失能和失能老人,他们不能自我料理,所以需要社会力量护理,也需要精神慰藉。对于这些群体,最大的需求就是护理、看护服务和健全的护理设施。建设的重点不是养老服务机构或中心,而是服务,否则是对社会养老服务资源的极大浪费。
  ●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维护困难。虽然我市有些社区建有阅览室、健身房、社区老年食堂、日托所等,但仅靠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社区老年食堂、日托所免费的老人接受,一旦收费便无人问津,运营困难。
  ●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目前各地开展的大部分养老服务仅能提供日常做饭、看护、打扫卫生等初级服务,工作人员也多来自退休人员、失业下岗人员,缺乏为老人服务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而志愿者也是社会公益人士,技能上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为老人提供精准的针对性服务。
 
▲金秌公寓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正在排练歌曲
 
  建议
  ●完善服务设施
  社区必须配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配备老年食堂、卫生服务站、老年人娱乐中心以及老年人临时托管服务站等。落实主要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纳入考核。
  ●做到医养结合
  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能配到常用的药,结合家庭签约医生,向医生咨询身体健康情况,确保老年人在身体健康上得到及时帮助。
  ●办好老年食堂
  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就解决了健康老人的大部分问题,让老年人吃得舒心,把老年食堂的菜品质量、服务质量搞上去。对于有订餐需求的,要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做好送餐上门服务。
  ●提供护理服务
  政府要加大采购力度,引进优质服务企业,让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主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服务。财政资金要做好引导,让社会组织通过低收费形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开展相关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同时,社区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维护老年人权益。
  ●加快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知识更新、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同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捐助的方式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引导辖区单位职工、在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形成社会养老志愿服务合力。为老年人开展关爱服务,构建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广泛征求意见
  要广泛征求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意见、建议,及时梳理大家的服务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可以通过社区委托相关专业机构,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养老服务。
  ●做到“智慧养老”
  建设全市统一的、覆盖全市老年人的“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将每个老年人的健康资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纳入“智慧养老”大数据库中,利用网络科技等手段,实时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贴心服务,体现政府关怀。
 
▲公益性养老机构晟泰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正在聊天
 
提案办理进行时
  近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高质量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高点谋划布局强化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将其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8个县(市、区)委书记、26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谋划、专班推进,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养老的工作格局。
 
  完善政策配套健全服务机制
  我市“1+N”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已出台10余个文件,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清单”》《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3年)》《三门峡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移交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城镇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标任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同时,编制了三门峡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规划》,绘就了我市“十四五”养老服务的发展蓝图。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发展环境
  我市将不低于55%的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事业。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每年给予2万元运营补贴;对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等级评定的,按照五级5万元、四级4万元、三级3万元、二级2万元、一级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对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按照自理老人每人每月100元、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150元、全失能老人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服务补贴,从明确任务、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财政补贴等方面,大力支持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聚焦老有所养加快设施供给
  2022年,全市建成县级特困供养机构7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7个;建成1个市级智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和8个县级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平台,老年人入网人数达31万人,全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已建立。2023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被列入市重点民生实事,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40万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00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自主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建设1000张。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市69所乡镇敬老院全部升级改造完成,今年逐步推动42家(即60%)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转型为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育
  积极打造三门峡养老服务人才“蓄水池”,建立实训基地5个,1个获得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今年以来,借助“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东风,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570人次。其中,新增养老技能人才48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人。连续两年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授予一等奖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市“技术能手”称号。
 
  深化体制创新提升服务品质
  探索“以大带小”模式。以义马市泰山寿康公寓为试点,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带动了周边1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运营服务,让小中心成为大中心的“前哨”,并依托大中心带动小中心,实现互联互通,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探索公建民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减免租金、购买服务、给予补贴、完善配套等方式,拿出区位优势好、具备规模、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让运营商“拎包入住”。先后引进了河南芳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河南安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企业,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培育壮大本地虢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中长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寿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高性价比服务。同时,大力开展会员式养老模式。
  探索“以医助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按照“五医联动”要求,抓实医养结合,全市所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三级以上医院全部牵头建设医养结合机构。充分发挥三门峡中医药优势,依托卢氏县豫西百草园、灵宝市朱阳杜仲种植示范基地、渑池县天沣农业丹参种植基地等中医药资源,把艾灸体验、药膳食疗、养生保健、慢性病调理等全面融入养老服务。
 
  加快智慧化水平推动数字产业升级
  拓展家庭养老床位,打造“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市民政局争取省级福彩公益金,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在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接入智能床垫、智能拐杖、呼叫系统,老年人可以通过视频、呼叫、智能床垫、智能拐杖、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呼叫最近的养老服务机构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日托、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服务。
 
▲10月13日,在湖滨区涧河街道虢东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几位老人在弹唱喜爱的戏曲曲目,社区良好的硬件环境给群众提供了休闲好去处。马妮 摄
 
三门峡日报记者师宝华整理

  打印